
叶梓涛 Zitao YE
游戏制作者,独立研究者,译者,游戏人文教育实践者,游戏媒介实验室「落日间」主理人,播客《落日间》主播,就职于腾讯 NExT Studios 进行创意游戏孵化工作,「Gameplus游戏+」研究创作计划、跨界游戏工作坊制作人,知乎游戏/游戏设计/单机游戏话题优秀回答者,游戏研究网络(Game Scholars Network)成员,有独立作品《写首诗吧》《剑入化境 Sword Zen》《时间的形状 The Shape of Time》(IGF 2022 Nuovo Award Honorable Mentions)等。
正在建设并以「基于界面的(interface-based)」研究创作方法论积极推动电子游戏与人文、艺术、科技等其他事物的跨界、研究、创作与教育活动。毕业于南京大学,曾前往巴黎第七大学(l'Université Paris-Diderot)交换游学,兼有历史学、哲学、艺术文化创意、人文社科高级研究院(IAS: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跨学科背景。
Zitao YE is a game maker, indie researcher, translator, educator, artist, founder of independent media lab "Sunset Sway", host of its podcast and its translation/curation project about video game called "sunset project" (xpaidia.com/sunset-project). He works at Tencent NExT Studios for creative game incubation in Shanghai, producer of "Gameplus+" project and "Gameplus" cross-border game research and creation workshop. He is also the author of independent experimental game works such as "Make a Poem"(A literature machine that produced 120k poems), "Sword Zen" and "The Shape of Time" (IGF 2022 Nuovo Award Honorable Mentions, GDC EGW 2022, Indiecade 2022 Nominee) etc.
He i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cross-border connection, clarification and creative activities between video games and humanities, art and technology ; He is currently developing an "interface research creation" methodology for game studies research, creation and ontological thinking to address the current cultural dilemma of video games. He graduated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and went on an exchange trip to l'Université Paris-Diderot, and has an interdisciplinary background in history, philosophy, art history and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IAS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知乎 / Twitter / Linkedin / Bilibil / 即刻:叶梓涛
website: xpaidia.com
写作/播客 Words / Podcast
播客
《落日间》在播客平台小宇宙上有近两万订阅,加上苹果荔枝等泛用性RSS分发不计,应该能算作全网唯一一档从游戏从业者出发而进行文化跨界交流的中文播客,尝试与诸如从业者,艺术家,策展人,哲学教授,建筑师,诗人等对话,构建出一个围绕思考「何为游戏」与「游戏何为」的跨界沟通与连接的播客场域,具有较为广泛的认知。全部的播客内容列表请见 《落日间》播客
例如与当代艺术策展人Bruce录制的《E9 如果游戏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 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梦霏老师的《E13 游戏能否改变世界:现实主义游戏与一次社会实验》及后续在红星美凯龙艺术中心的邀请下再次录制的《E27 异乡的两生花:再谈游戏与当代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批评与作品》/ 与群岛书店旗下播客《城市罐头》聊游戏中的建筑与空间的《E16 虚 构:虚拟建筑学与游戏建构学|城市罐头 x 落日间》/ 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老师聊游戏与哲学的《E23 在哲学与游戏之间 | 姜宇辉 x 落日间》/ 与北京大学游戏研究博士谈的《E30 电子游戏作为快感治理术》/ 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青年诗人王子瓜聊游戏与诗歌的创作《E31 电子游戏时代的抒情诗人》。
写作
长久在知乎进行游戏与人文相关的写作,是游戏
,游戏设计
、单机游戏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曾长达数年在独立游戏媒体indienova进行兼职编辑写作。近来进行更多的独立撰稿,围绕游戏,艺术等话题进行写作,如当代艺术的游戏评论x
BIE 别的 通过体验游戏中的失败,抓住人生的线索 与 x OUTPUT O:BSERVE | 殊途同归的新媒体艺术与电子游戏 。
为腾讯的思想文化刊物「腾云」进行撰稿写作长文: “严肃”的游戏 /游戏的态度:如果不“严肃”,你就无法感受它的魅力 (Pony转发)/游戏与电影:相似的外表,不同的灵魂/斩获奥斯卡的《1917》让电影更像游戏了吗?/为什么说游戏设计是隐形的建筑学?/游戏设计与建筑设计:未来,谁来规划我们的虚拟空间?/用虚拟“取代”现实,这场“梦”该醒了吗?
作为业余游戏研究者进行「界面式(interface research)」并置联系的研究方法,跨界进行写作了一系列长文,带来一定的跨界影响:如叙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电子游戏的《中国当代艺术场域中的电子游戏 | 落日间》(并就此话题在明当代美术馆进行了讲座分享)、谈论游戏声音设计与游戏设计交界的《再重聚:音频驱动的游戏设计视角 Re-Reunion: Audio-Gameplay Design》(此文为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举办的 Audiokinetic 中国2021互动音乐沙龙上分享的部分文字版本)、谈论游戏与文学的交叉的笔记《文学机器如何运行 | 落日间》,与技术人员谈论游戏与人工智能的交叉《 E21 Ghost x Shell 人工智能与游戏》,此外还有诸如哲学游戏的设计与开发,游戏中的建筑空间等话题进行了报告但还未整理成文,对于这一系列研究的方法与关切的总结可见本人于中国斯坦福社会创新峰会《游戏知识分子》分会场上的发言演讲《电子游戏的文化困境 | 落日间》。
亦十分关切于更多人能够参与游戏开发和创造的过程中来,正在推动写作《做个游戏送给朋友吧|落日间》的一系列对于游戏开发入门与上手的祛魅与入门工作,积极进行相关诸如Pixi.js,GSAP,Web Audio,Construct3等网页游戏技术笔记的分享。
参与到国内游戏出版相关,受邀为《游戏设计梦工厂》第四版作序,文章计划被收录《CRPG 通鉴》等出版书籍中。
翻译
发起日 | 落译介计划
,是一个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游戏/电子游戏的外文文本的翻译与推荐计划。
已经翻译,编辑,校对,展示文章近百篇,总字数近百万,目录请查看译介计划网站
作品 Works
有过2A级游戏的关卡设计经验,有过负责传统创新玩法类独立游戏作品《Transillusion 换影逃脱》(未发布)的孵化,并收到海外独立游戏发行商Team17等团队的合作邀请。
但更加擅长和实践的是短游戏与实验性游戏作品,因为这更能进行快速的创作尝试以及界面研究。
目前正在NExT Studios 主理推进名为「游戏+ Gameplus」的研究创作(Research / Creation)计划。希望能使用轻量地方式制作和传播电子游戏,在电子游戏与各个学科事物间创造与连结,探索游戏更多的形态与媒介潜能,并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与想法,为行业内外带来启发与灵感。第一期与诗人、作家合作的诗歌游戏《写首诗吧!Make a Poem》有待公布。
Features Works
2023 NExT Studios 「Gameplus游戏+」创作计划EP2《时间的形状 The Shape of Time》,该作获得 IGF 2022 Nuovo Award Honorable Mentions 与 Indiecade 2022 Narratives Award Nominee,在 GDC 2022 Experimental Gameplay Workshop 上进行展示分享 《Philosophy-Game:Behind The Shape of Time》,该作正式版入围首届敦煌动画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
2022 BOOOM 《无 Nothing》 禅与游戏,可见《关于无的游戏》
2022 NExT Studios 「Gameplus游戏+」创作计划EP1 《写首诗吧!》 已生产了十万首「诗」的一台诗歌机器
2022 《書 shū》在Ludum Dare 50 #18(overall)#33(graphic)#2(innovation)#4(mood)#14(audio)#38(fun)
2021 《剑入禅境 Sword Zen》,宣传片与视频,该作获得2022年第二届中国游戏创新大赛最佳创新设计大奖,以及创新音乐音效奖提名
2019 《S E E K》CiGA China Jam Shanghai 2019 椰岛站最佳游戏 winner 活动回顾
2018 《El Hacedor 诗人,创造者》2020 Neo Director Group exhibition, Aotu Space, Beijing Link
2017 《In the Box 窄门》NEXT IDEA 2017 Student Game Award: Bronze Prize
其他作品与原型见 yezi.itch.io ,部分孵化的作品原型暂未放出
分享 Talk / Activities
- 2019.10.13 上海昊美术馆“严肃游戏”展讲座《说不可说:电子游戏的艺术语言》 HOW 讲座推送 / 活动与内容回顾
- 2020.9.25 灵感买家俱乐部 「米粉 vs 面条」 《寻找冯梦波:一个线上展览,也是一个填字游戏》
- 2020.10.11 原想 2020 年会 《后戏 AfterGaming》/《电子游戏作为隐形的建筑学》 活动回顾
- 2020.11.20 华东师范大学 “游戏致/至死” 游戏哲学工作坊 主旨发言 《游戏的高度“严肃性”》
- 2020.12 山中天艺术中心 《从自己制造的迷宫中逃出去:乌力波60周年”》 线上活动《电子游戏中的故事机器 x 厌氧菌》以及《寻找 Oulipo》展览游戏制作 活动回顾 / 活动和直播录屏
- 2021.1.16 明当代美术馆McaM 讲座《电子游戏的十二幅面孔》 McaM 讲座预告 / 回顾|叶梓涛:游戏的艺术结构 / Hpast 线上版 推送 / 录屏:B站链接
- 2021.4.16 神兽之间书店 《神兽夜谈》分享《逃离游戏文化贫民窟》,分享内容
- 2021.4.21 天美工作室群 x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知乎圆桌 玩游戏,救地球! 邀请嘉宾
- 2021.4.23 腾讯游戏学院 4.23 世界读书日「共建游戏人图书馆」 邀请媒体人
- 2021.5.1 上海群岛书店 虚拟秘境:电子游戏与空间 圆桌嘉宾 ,内容录屏《虚构:电子游戏中的空间》
- 2021.5.7 腾讯研究院圆桌 《Metaverse:互联网的未来是虚拟时空?》嘉宾,分享内容录屏《未来我们将如何创造,并创造什么?》
- 2021.6.26 WMS2021 Talks 《再重聚:游戏-音频的游戏设计视角 Re-Reunion:Audio-Gameplay Design》with Xichen Audiokinetic Wwise Interactive Music Symposium 2021 / 推送
- 2021.7.1 谷歌上海 Google Talk 《播客破万「卷」Podcast: a verb, a lifestyle》with afta from 《小声喧哗》
- 2021.7.27 腾云:传统文化 x 数字游戏跨界对话 「游于艺、玩于文」嘉宾
- 2021.10.31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Hyundai Blue Prize 2021《坐标系·天空盒》 公教活动《神经锻炼场—交互的艺术》分享嘉宾
- 2021.11.10 腾讯游戏学堂业内文化纪录片《游衷之言》受邀采访
- 2021.11.14 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拒绝在/再玩:游戏的精神生态学 跨学科研讨工作坊,活动总结 报告分享:《做个哲学游戏吧!在语言之前的,和那比语言更多的》
- 2021.11.20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对话·美育」论坛 《电子游戏与审美精神》分享嘉宾
- 2021.11.21 南京大学 艺术学院新媒体文化与创意课程讲座:《游戏的「玩法」与跨媒介研究》分享
- 2021.11.28 第九十一期青年文艺论坛《数码资本主义和快感的治理术》评论人
- 2021.12.22 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分论坛《为什么我们需要游戏知识分子》主讲嘉宾,内容可见《电子游戏的文化困境 | 落日间》
- 2022.3.25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GDC) 游戏开发者大会 Exprimental Gameplay Workshop 实验性玩法工作坊 《哲学-游戏:在<时间的形状>背后 Behind The Shape of Time》
- 2022.5.28 上海社科院「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元宇宙:理论想象与实践空间」邀请分享《元宇宙里的厕所会堵吗? 》
- 2022.7.9 集智俱乐部 Chaos & Muses:复杂科学 x 艺术系列研讨会 第一期 《混沌、秩序、复杂性与艺术》 对谈嘉宾
- 2022.7 腾讯独立游戏孵化器 GWB 2022 腾讯独立游戏大奖赛 邀请专业评委
- 2022.8.19 数字人文研究实验室零壹Lab 零壹对谈| 游玩历史:数字时代的“深度游戏” 对谈人
- 2022.11.13 UCCA Edge 集光片羽,对话系列《玩乐时光:一个关于游戏、感知与思考的周日午后》 邀请分享《电子游戏作为思想媒介》
- 2022.12.31 集智俱乐部 Chaos & Muses:复杂科学 x 艺术系列研讨会 第六期 《重访控制论》2023.2.7 第七期《生成艺术:从元胞自动机到神经网络》 对谈嘉宾
- 2023.2.13 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游戏再认知论坛》演讲嘉宾(《游戏从未独自存在》)、《跨界融合 赋能未来「游戏+」论坛》圆桌对话嘉宾
- 2023.2.26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 雷电所 《与钱无关,登陆元宇宙》圆桌对谈《与什么有关?多元视角下的区块链应用》 邀请分享《为什么电子游戏不太喜欢 NFT》
- 2023.3.8 G4G x RGV 《游戏+女性对谈:从他者转向自我,改善女性境遇》 对谈嘉宾与游戏玩家
- 2023.4.21 重庆时代美术馆 / 雷电所 《失控乐园 LET'S ENTERTAIN》 参展艺术家代表开幕分享
- 2023.4.22 BottleDream Basecamp 《「接点地气儿」世界地球日主题月》 关于人工自然 Game Jam 的主题分享会
- 2023.5 雷电所 《「2023 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 初审评委
教育实践 Educational Practice
- 2022.1.19 三明治文化中心 寒假线上Mentor工作坊 课程《电子游戏的两个「如何」》,谈论电子游戏的制作与对游戏设计的理解作为通识素养
- 2022.5.25 腾讯游戏学堂2022年 高校游戏创意制作大赛 企业导师邀请分享 《Game Jam:让游戏成为它自己》
- 2022.5.28 中国传媒大学《游戏产业与游戏文化》课程沙龙主讲邀请嘉宾《从 GameJam 谈到游戏创作 》沙龙问答部分《答中传游戏系学生二十问》
- 2022.6.11 三明治文化中心 《做个游戏给朋友吧!》青少年 Bitsy 游戏创作线上工作坊
- 2022.7.8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 国际联合设计课程PLAYSHOP《C2 时间机器:“灰箱” 中的数字文化遗产》参评嘉宾导师
- 2022.8. - 2023.2 推动 NExT Studios 与清华大学 IMDT 互动媒体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设计系合作,主导整体设计并进行「Gameplus游戏+」跨界中长期工作坊第零期内测,授课关于「界面式研究创作」(Interface Research Creation)《一种研究,创作和思考游戏的方法》的方法论,并组织相关学生作品Critique、邀请各领域嘉宾分享,翻译读书会等活动,带领学生开展各自的课题研究并且进行具有长期积累和独创性的游戏研究创作。
- 2022.9-2025.9 华中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兼职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 2022.12.7 复旦大学 本科生通识核心课《游戏与文化》受严锋教授邀请,授课分享《一种思考,研究和创作电子游戏的方法》
- 2023.4.26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丽娃沙龙」讲堂 《文学机器如何运行——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新文学》课程讲座+工作坊分享
- 2023.5 落日间 - 贯线 Transversal 跨界游戏研究创作研习计划启动内测
- 2023.5.11/18 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 新闻传播系《新媒体产品设计》课程讲座 《电子游戏101》《新闻-游戏导论/工作坊》
- 2023.6.2 招商蛇口演艺互联 《2023蛇口戏剧节·孵蛋计划》新空间演艺课程分享《全息甲板上的哈姆雷特:作为数字化叙事剧场实践的游戏》,与6.4 电子互动戏剧工作坊《叙事工程,超文本,与赛博舞台:剧本-游戏共创工作坊》
- 2023.7.29-8.6 唯理书院 2023 跨学科课程 《如何与世界游玩?——电子游戏研究创作入门》(计划中)
- 失控乐园 LET'S ENTERTAIN,2023,重庆时代美术馆(作品:《时间的形状》,《空间的流言》,《霍克尼的相机》)
展览 Exhibition
工作 /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2020.3-至今 媒体实验室 落日间 创始人,播客《落日间》主播
2017.7-至今 腾讯 NExT Studios 工作室 「Gameplus 游戏+」研究创作计划、跨界工作坊制作人
2016.9-2018.6 独立游戏媒体indienova.com撰稿人
教育背景
南京大学历史学(2014-2018),哲学系答辩通过毕业论文《潜能的游戏》,
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IA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第一期(2015级)驻院本科生,导师:Jean Paul Leclézio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Art Institu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第一期艺术与文化创意研修项目成员
巴黎第七大学交换学期(Université de Paris 7 Diderot ) Art et Humanites(2017)
北京大学第十届(2018年)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成员
报道与采访 Press & Interviews
2017 游戏葡萄 《“如果没有它,我可能连腾讯公司的大门都进不去”》
2021 泼先生Pulsasir 《廿一谈词》别忘了生活
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传学院《传媒学刊:嘿,你玩游戏么》2021年第1期《第九艺术的种种——专访腾讯游戏设计师叶梓涛》
2021 青年志 《问题青年》 《为什么游戏不能是严肃且痛苦的呢?》
2021 李厚辰〔做事侠〕《在「电子鸦片」与「第九艺术」之间,一个独立游戏探索者的奥德赛》
2022 播客先声 《主播来了》《我并不热爱游戏,但我很好奇游戏是什么》
2022 机核 Gadio Pro CLIPS 电台 《何为游戏? 三个游戏人向世界提出一个问题 CLIPS vol.7》
2022 触乐 《游戏向外一步:诗歌、时间与交叉的创作场域丨触乐》
2022 理想家 IDEAT 《诗歌里的玩心,比水晶透明》
2022 澎湃·游戏论 《诗歌与游戏:数字游戏中的一种文学可能》
2022 灵感买家俱乐部·野聊 《野聊|叶梓涛:我就是思考太多,想做一些非语言和身体性的事(跳舞、绘画、开飞机……)》
2022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课题团队 《采访:电子游戏、艺术与正名 | 落日间》
2023 拓野 《电子游戏的药理学》的一些疑问《叶梓涛 | 如何把游戏作为个体化自身的方法?》